主页 > 新闻 > 他曾连续13年投展无果,靠揭开12个书法之秘,入展获奖30余次

他曾连续13年投展无果,靠揭开12个书法之秘,入展获奖30余次

2019-11-26 15:04:58  来源: 中国美术家网

第一波

微信图片_20191126150754.jpg

一步一脚印的道理,谁都懂

学什么,说重在兴趣肯定不会错

但要学稳学扎

就得按一定程序

慢慢地过渡

留史的书法大家直接学行、草的

少的不能再少了

 

第二波

在“五体皆通”和“精通一体”上各持己见

精通一体,帖看百家

这话没毛病

又觉得有点不对

...


        正在学书法的你,想过“五体皆通”吗?

        理论上来说,一个合格的书法是应该掌握所有的书体的,并且做到“五体皆通”,做到每一个书体都擅长。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会觉得这样行不通,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人,甚至在中国书法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人敢自称是五种书体全部都到达了尽善尽美的地步

        “五体皆擅”?这是多么困难又不可能的事..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行为!

        是“痴心妄想”,还是势在必行?

        胡抗美先生曾经与一位追求“五体皆通”的书家在谈及篆隶重要性的时候,胡抗美先生很是赞同这位书家说过的一段话: 

        学通了篆隶,不能作用到其他的书体上,那你所学的篆隶之法一定是错误的。仅学篆隶为篆隶是片面的,甚至是空虚的。真正的大道就是打通了篆隶功夫,能够在行书,草书、楷书当中体现出来,而不是拘泥在篆隶里面。

        不过许多书家在五体皆通的问题上,更多的还是关注形式上的差别,比如隶书用笔的蚕头雁尾,是隶书变为一种规范化书体的时候人们赋予它后期的一种特点。

        要是回过头看隶书的整个发展过程,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很表面的现象,并没有探明内在的笔法、体势的贯通性。

        赵孟頫用“用笔千古不易”表明了各种书体内在的紧密关系,特别是在用笔上。就像隶书内在的普通点画跟篆书的联系十分紧密,如果不写篆书就学习隶书,很容易写得很俗。

        从甲骨文开始,中国书法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在一种书体上既深入传统,又有新意、有个性,这已经很难了。再对其他各种书体分别下功夫,再把它们统一融合成一种比较统一的风格。“草、篆、楷、隶、行熔为一炉"的目标虽然很难,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大有人在。

        和胡抗美先生谈论的那位书家,就是其中一位

        他学书近30年,书法作品曾在兰亭、届展、各单项展、刻字展、百家精品展、优秀会员展、邀请展等国家级大展上获奖入展30余次。几度特邀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楷书名家邀请展,国展获奖书家邀请展,并获得天津书协主办的所有展项最高奖。

        他就是王炳建,靠着掌握书法的秘密,五体皆通,入展获奖无数。


        与其“卖惨”,倒不如主动寻求解决方法

        王炳建在书法这条路上经历着很多重要的转折和改变,1992年王炳建第一次投五届全国展,无果。后面跌跌撞撞地又投了几个,终不得门径。

        直到05年,才以王铎风格的草书在“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大展中获了个三等奖。一般人会在这十三年里疯掉或者放弃投展,那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入展获奖无数”的?

        王炳建18岁那年从农村走出来,犹如进了书法的大观园。91年去师范读书,在这之前他一直在写唐楷,准确点说颜楷写得更多,进入师范后大开眼界,开始写魏碑(张猛龙、龙门)、汉碑(起初是礼器后又张迁)、王铎的《草书诗卷》...课堂外的时间几乎就扑在书法的“战场”上,他觉得这是真正意义上地接触书法。

        到了2000年,这一年是另一书体学习的开端。

        书法大家陈振濂先生在天津开课,王炳建对先生当时倡导的“学院派”很期待,于是参加了一周的学习。在此之前的草书学习都是明清书风,本不是太喜欢“二王”那份温婉儒雅之美,第一次按部就班学习地“二王”,跟着老师的课程耐着性子写了一周。

微信图片_20191126150809.jpg

王炳建老师行书作品


        《孔侍中》和《初月》还真的在王炳建的字里头起到了作用,再写作品时于无意间佐以大王意,使得 “一通热闹”的作品开始安静下来,去掉了繁杂的映带,字法也变得简洁,用笔求得圆润,书写速度也在细腻的刻画中慢了下来。于是开始了小草长达10年的摸索,把《书谱》、《十七帖》、《淳化阁》、《降帖》、《大观》、《小草千字文》等,几乎把所有的草书字帖都放进了“熔炉”,锤炼技法、分析字理、寻其大“道”。 

微信图片_20191126150812.jpg

王炳建老师作品


        2013年跟随胡抗美、曾翔先生学习,最为受教的就是对于篆书的认知,之前认为王羲之等人已改“今风”,对于不想把“篆书”奉为圭臬的人来说,再去探寻“篆籀古法”似乎是违背发展规律的。

        但这些想法很快就被王炳建摧毁,他在甲骨、三代金文、秦篆、汉篆等从笔法到字法字态进行深入的辨识和总结后,大草、小草全都开始“发酵”,去掉了之前书写的油滑、惯性和简单。

        可这些并没有让王炳建安心起来,不敢笃定这些奖项就能代表他会写字,还是他的字更适合展览,有了这种思考。2013年王炳建开始变法,出现了多元的书写风格,这几年才是真正意义上地享受书法。


        真正意义上地享受书法

        王炳建开始了他的“五体融合”创作,他创作的“破体书”多体交融,这段是行书,下一段就是楷书或者草书,有的还以篆隶提跋,或者篆隶题签,书体、笔法虽多,但字与字间、行与行间足够融合

        王炳建的每一个书体都不是白学,每一个笔法也都不是他凭空捏造的,而是他广涉书体学习的结果。

        恰如后世评价颜真卿的书法篆籒之体融汇笔法于楷书行草之间,而楷书磅礴阳刚的厚实之气又让颜真卿的行草书法多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以一种书体的深入,带动其它书体的深入。比如以篆隶的高度,以篆隶的线质带动行草的书写。以大草的书写感觉,渗透到其它书体的去,由此有书体融会贯通的感觉。

        在五体融通的笔法、墨法、字法、字态、字形、关系、章法上,王炳建的作品表现可谓是淋漓尽致!

        “按下后笔锋铺开、按的同时又要有向上提的力,保证线条的丰富变化...”这些都是王炳建在五体创作中遵循统一法则。           

        王炳建老师分享到:有人写楷几十年,功力不可谓不深,但拘谨呆板,毫无生气。如果能以篆隶入楷,字里行间就能透出生拙的金石意趣;以行草写楷,书写就能自然流畅,拘谨呆板之态顿就能被化解掉。

        有人写小字得心应手,可写大字却神采全无。小字写大,需对字形重新整合,如练魏碑,便可迎刃而解。一字之间乃至全篇,不论点画、结体、空间布白如何变换衔接,都离不开用笔。

微信图片_20191126150819.jpg

王炳建老师大字作品


         回到现实情况,有不少作者以两种甚至更多的书体入展过展览,这看上去新一代书法作者对书体的探索很有热情,但是这种热情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在书体内部,需要更纵深的研习才能得知。

        当代书坛的快、飘、滑、弱,都是不懂得用笔的结果,同时还有不少书友的用笔缺失用墨之法,亦是有笔无墨空洞、单调。

        书者必须要有格局,有高度,如果站在一个五体的高度上,再去看待写的某一体或其中某一风格,就会恍然大悟!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希望,能在各种书体内部寻找真正兼修的书法秘密。


觉得好就分享吧:
    艺术家推荐
    新进艺术家


官网




未来之星